欢迎访问泛学谷范文大全网!

登鹳雀楼的读后感, 读《登鹳雀楼》,领略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磅礴胸怀

网友投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登鹳雀楼的读后感, 读《登鹳雀楼》,领略边塞诗人王之涣的磅礴胸怀
登鹳(guàn)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读标题

今天的古诗叫做《登鹳雀楼》。和我们前一首诗知道的黄鹤楼一样,鹳雀楼也是中国古代一座名楼。诗名《登鹳雀楼》中的“登”字,就是“登上、登高”的意思,所以这首《登鹳雀楼》是诗人登上著名的《鹳雀楼》后写下的景色与感想。

看作者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和前边我们已经知道的贺知章、孟浩然、李白一样,也是盛唐时期的著名的诗人。在背《春晓》时,我们知道孟浩然是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人,特别擅长描写山水景色、隐居生活。王之涣则不同,他是盛唐时期非常有名的边塞诗人,非常擅长描写边疆壮丽的景色与边塞生活,只是很遗憾,王之涣的很多诗都已失传,流传至今的诗作只有六首,但可以说首首都是好诗。今天咱们背的这首《登鹳雀楼》就曾被人誉为五言绝句的压卷之作。

注:

五言绝句:绝句是古时诗作的一种形式,通常由四小句组成。五言,是指每一小句有5个字,除了五言绝句外,还有七言绝句(每句有7个字)。

知背景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边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楼的主体在元代初期成吉思汗进攻中原时被毁,只留下了故址。一直到明朝初期,这个故址都还在,只可惜黄河水时常泛滥,河道经常变换位置,最后鹳雀楼的故址就找不到了。一直到了1997年,永济市在黄河岸边仿照唐朝风格,重新选址、重建了鹳雀楼,2002年这个重建的鹳雀楼景区已经正式开放,接待游人参观。

在唐朝王之涣去登鹳雀楼时,还是最初的那座楼,很遗憾今天的我们已经无缘知晓当时的场景,只能从诗句中去感受了。

学含义

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今天我们说“白日”,是指白天的意思,和夜晚相对,但古诗中,“白日”多指太阳,这里也是太阳的意思。

依山:“依”是“依靠、依偎”的“依”,指依傍;“依山”就是依傍着山。

尽:我们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中学到过,“尽”是尽头、消失的意思,这里也是一样。

黄河:就是指今天的黄河,鹳雀楼就在黄河边上,所以登上鹳雀楼,就能看到黄河的景像。

入海流:“入”是“进入”、“流入”的“入”,“入海流”就表示流入大海。

这一整句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太阳依傍着群山慢慢西沉看不见了,而滔滔黄河水还在向着大海奔流不息。

第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欲望”的“欲”,表示想要、希望达到某种愿望或者目的的意思。

穷:“穷尽”的“穷”,和“尽”是一个意思,表示达到尽头、或者某个极点。

千里目:“千里”从字面上看是一千里,但我们在《咏柳》里讲“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就知道,古人用的数目大多并不指具体数目,而是个形容修辞的手法。这里的“千里”也是形容非常远的距离。“目”在我们今天是指眼睛,古诗里指用眼睛看到的东西。所以,“千里目”是指眼睛能看得很远很远,也就是眼界很开阔的意思。

更:“更加”的“更”,表示“再”的意思。

上:登上。

一层楼:指鹳雀楼的一层楼。

这一整句的意思是,如果想要看到更广阔的千里之外的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楼。(我们都知道站得高、看得远,所以再往上走一层楼,站得更高,就会看得更远)

想画面、背古诗

这首《登鹳雀楼》第一句描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后看到的景色——太阳快要落到群山后,只能看到滔滔黄河水奔流入海。第二句则是诗人的感想——如果想要看到更远、更广阔的风景,还应该继续登楼,让自己站得更高。

小朋友们背诗的时候,想像自己是王之涣,傍晚时分来到黄河畔的鹳雀楼,走上几层楼后站到栏杆旁远眺风景,看到即将落山的太阳和黄河,发现还想看更多风景时,看不清楚,于是决定再爬高一点去看得更远。

小朋友在场景中会更便于记忆整首诗词,当然我们还是继续鼓励小朋友们把自己脑子里的画面画下来,做自己的古诗小画册哦。

这首《登鹳雀楼》的内容就是这些,咱们下首诗再见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