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很熟悉,它还入选了中学语文教科书,是诸葛亮在北伐之前给后主刘禅上表的文书。因其言词恳切,并不借用华丽辞藻,也不引用名著典故,却将诸葛亮的一片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赤诚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南宋诗人陆游在《书愤》中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可谓是给了《出师表》极高的评价。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又在白帝城被托孤继续辅佐后主刘禅。刘禅一直称孔明为“相父”,他们之间既有君臣之义,又有父子之情。因此,《出师表》可以看作是臣子上表给君主的奏章,也可以看作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文中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
刘禅,小名阿斗。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扶不起来的人。可见,刘禅并没有如诸葛亮期待的那样成为一代明主贤君,反而常被后人诟病其庸碌无能,不能振兴蜀汉。
因此,在文学上,《出师表》的确是千百年来难得的好文章。但若把它放在现代作为一个长者教育晚辈的方式,却是一大败笔。诸葛亮对刘禅授“为君之道”的方法,确实欠妥,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出如今家庭教育常见的大忌。
01.对孩子空讲道理,不谈感受,婆婆妈妈,引人反感
文章前半部分分析天下大势,反复强调让后主刘禅继承先帝刘备遗志,并阐述了很多应对天下政治形势的做法,讲了不少大道理: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些道理都很正确,也很有依据,是应对当下局势蜀国的统治者应该要做的。但是,我们总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这道理都是他人总结的,并非自己顿悟的。
所有人生大道、治国大道,若缺乏了感悟、理解、内化的过程,再高明的道理也只是几个字、几句话,对人并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对大人讲道理尚且有行不通的时候,更何况刘禅于诸葛亮而言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呢?
刘禅在诸葛亮面前一直尊称他为“相父”,但诸葛亮的教导他未必真的就放在了心上。他们二人的相处,更多的是孔明是苦口婆心、婆婆妈妈地劝说,而刘禅是表面“嗯嗯”,转过头却开始跟太监斗蛐蛐。
这像不像日常生活中父母或长辈对小孩的教育呢?
我们总喜欢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恨不得将自己经历的所有人生智慧都一股脑儿倒给他们。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听话,能够少走弯路,能够一帆风顺。可我们却忽略了,孩子对于所谓“道理”的领悟能力非常之有限。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缺乏人生的经验,理解能力也有待开发,所有的道理于他们而言就只是高耸入云的空中楼阁罢了,没有了“感受”这一地基,道理都是无用。
当我们发现自己说过的话孩子听不进去时,我们不会反思自己教育的方式,反而会觉得是自己的道理说得太少了。为了让孩子能够“听到”,我们会继续不遗余力反复地说,哪怕是苦口婆心,却发现孩子竟开始嫌弃自己的唠叨了。这就是物极必反的定律。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一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他很感动,就决定听完以后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
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了,就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马克·吐温很不满意,马上决定一分钱也不捐。
到了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而募捐开始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拿走了。
马克·吐温看起来像个小人的行为,其实只是想表达对牧师讲道啰里啰嗦、耽误他时间的愤慨。
很明显,想要让一个人听进去自己的话,靠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强调不仅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会遭致他人的反感。
作为家庭中的教育者,我们更应该要从中吸取教训,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在感受的过程中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而不是靠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
爱尔兰散文家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我们不需要将自己所学所知的道理毫无保留地倒给孩子,而是应该点燃他们内心的感知、感悟,由他们自己在感受中体会人生的大道。
02.以长者自居,高姿态进行教育,缺乏平等的交流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了两“宜”三“不宜”来教导刘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宜”就是“应该”的意思。诸葛亮告诉刘禅:你应该广开言路,应该内外同法,应该赏罚分明,不应该妄自菲薄、不应该有失偏颇……
“应该”一词总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让人想要反驳却无法反驳。这分明就是一种长者的高姿态教育方式,完全没有尊重过受教育者,缺乏平等的交流。
而这两“宜”三“不宜”更是会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自我怀疑:难道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所以你才会如此郑重其事地教我如何做吗?
对孩子只有要求却没有鼓励与赞赏,孩子原本的激情与动力也会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地完成任务。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与其用高姿态教育的口气与孩子进行交流,讲述“应该”或“不应该”的大道理,让人感受到压迫和不被肯定,还不如俯下身去,以平等的姿态多给孩子一些欣赏和鼓励。当他们内心最大的需求被看见,被满足,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鼓舞,鼓舞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做更好的自己。
著名教育学者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的确,我们成年人总觉得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却不知在这种带有征服意味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了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孩子只是一具听话的提线木偶,毫无灵动生机可言。
03.过于强调他人的意志,而忽略了受教育者才是主体
在诸葛亮与刘禅的交流中,他时时刻刻把“你爸”“你爸”挂在嘴上,导致刘禅毫无存在感。可其实刘禅才是教育的主体,他爸刘备不应该喧宾夺主。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如今忠志之士勤劳办公,将士舍身忘死,皆因先帝之恩;现在教你广开言路,听取臣下的意见,也是为了发扬先帝遗留的美德;如今用人,都是先帝选拔过的,先帝说他们非常给力;“亲贤臣,远小人”这些大道理也都是先帝在世时时常跟我提起的……
通篇读下来,文章中“先帝”无处不在,诸葛亮教刘禅所有的道理和做法都是基于先帝刘备遗留下来的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刘禅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丝毫体现,他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没有丝毫提及。或许刘禅跟先帝刘备的志向及治国方针就有不一样呢?诸葛亮过于强调先帝的想法和意志,却忽略了当今时代,刘禅才是国君。
家庭教育亦然。
教育中,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立的灵魂。家长们总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孩子,将自己曾经未来得及完成的梦想托付给孩子完成,却忽略了孩子也有其自己的梦想。若孩子就是为完成上一代的梦想,他自己的理想无法达成,就只能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下一代。如此代代相传,何时了?
2018年热播的都市家庭教育剧《小欢喜》曾一度引起热议。高三学生小英子成绩优异,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报考志愿时,爱好天文的英子想报考南京大学,因为南京大学的天文系特别强。而英子强势的妈妈想留女儿在身边,要求女儿报考北大或清华。在母亲强大意愿的驱使下,英子只能选择妥协。但随即而来的是英子的抑郁症。幸而妈妈被女儿抑郁症点醒,幡然醒悟后终于允许女儿做自己。
我们所谓的为孩子好,其背后的本质是一种操控,目的是想让孩子听我们的话。我们害怕不可控的生活,害怕未知的世界,那脱离自己掌控的、活生生的人都会令自己感到担忧。
哲学家佛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孩子因我们而来到世上,但他不应该为我们而活。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声音,特别是跟我们不同的声音。看清楚了操作背后的心理,我们更应该要学会放手,要学着相信孩子爆发出的自然生长的力量。只有脱离了教育者操控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人的孩子才能活出旺盛的生命力。
04.自己做完一切,不让孩子实践,没有锻炼的机会
诸葛亮是一位治国之才,他的理念总不辞辛劳地交给刘禅,却从不给刘禅独自锻炼的机会。
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诸葛亮辅佐蜀国两代君主的付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的辛劳、敬业、勤勉、谨慎人尽皆知。到了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府治事以来,蜀汉的行政事务均交由诸葛亮处理,刘禅只负责礼仪性的事务,是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政则葛氏,祭由寡人”这话无论是刘禅用来自嘲还是他真心佩服诸葛亮的治国之才,这都说明了刘禅并没有获得治国的实践的机会。
《三国志·诸葛亮传》里也说“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细心、谨慎的个性让诸葛亮事必躬亲,无论是下属还是后主刘禅都不得干预,以至于最后油尽灯枯而亡。
家庭教育中,有不少父母也如诸葛亮一般,无论大小,事必躬亲,而不给孩子留一点自己探索、实践的机会。他们永远都不辞辛劳、大包大揽。生活中,他们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上,书本的整理、每日家庭作业的督促及检查都会亲自上阵。
而造成父母如此大包大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
①不能接受错误
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有第一次,而第一次就会难免容易出错。是以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不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家务活动,可能害怕孩子洗碗打碎碗,拖地不干净,索性自己动手;学习上,担心孩子上课需要的学习用品准备不齐,索性自己来帮孩子整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每天总会按时按点督促,害怕漏掉作业第二天老师批评……
可是,不经历错误的孩子是没有获取正确方法的机会的,他们永远都要活在父母的安排中,离不开父母,也无法长大,更无力承受社会上的挫折。
所以,与其被害怕和担心裹挟,不如放手让孩子尝试。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父母内心的恐惧和担忧。
②对孩子的溺爱
孩子永远是父母掌心的宝贝,更有人对孩子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而父母对孩子的爱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不再理智的时候,就会变成了溺爱。而这溺爱的背后,是父母害怕孩子吃苦受累,以此断绝了他们实践的机会。
一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讲述其她经历的一件事。校长在校门口执勤时,发现一位爷爷带着孙子来上学,孙子的书包在爷爷手中。校长走过去问孩子:“宝贝,你的书包怎么让爷爷拿呢?”讲到这里,校长停了下来,转过头去问家长:“你们猜猜,这个孩子是怎么回答的?”家长们回答了一圈,无非是“因为我还小”、“爷爷不让我背”之类,可这些回答都没有猜中。最后校长揭晓答案,那位孩子说:“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
孩子的回答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孩子的眼里,背书包根本就不是他自己的事,而是爷爷、是爸爸妈妈的事情。如此发展下去,这位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将会视他人的付出为理所应当,极有可能成长为一名全能自恋者,认为世上的人都应该要以他为中心,受他的掌控,为他付出。而他自己也难以对他人的感受进行共情,难以成为一个具有悲悯心和同理心的人。
而想要破解这个局,只有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为自己负责。如此,他才有可能在实践和经历中感受他人、理解他人。
总结:
不可否认,《出师表》是一篇千古佳作,文学上鲜有人及。但文字里所折射出的教育形式、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却是不可取的。相反,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要以此为戒,要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和声音,更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思考,最终获得成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