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泛学谷范文大全网!

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传统上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医疗、制药、卫生等等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 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本质)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

生物类群 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

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略)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细胞中含量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的有机化合物或

细胞中干重含量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 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 白 质: 双缩脲试剂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 肪: 苏丹三(橘黄色)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蛋白质

一: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一个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除此之外,该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侧链基团(R基)的不同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分为必需氨基酸(8)和非必需氨基酸(12)两种.

二:氨基酸形成蛋白质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1. 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脱水缩合: 在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由2个AA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二肽. 由多个AA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

连接两个AA分子的化学健叫肽键.

2. 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

假设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AA数为n

若蛋白质只有一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1

若蛋白质含有m条肽链, 则脱去水分子数等于形成的肽键数等于n-m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假设AA的平均分子量为a,含有的AA数为n则,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a×n-18(n-m) 即: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去脱去的水分子总量

3.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折叠,盘曲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4. 蛋白质的功能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它的功能多样性:催化功能.结构功能.运输功能,

信息传递功能,免疫功能等. 请举例:

第三节 核酸

一、DNA与RNA的比较(表)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化学组成 磷酸(P)+ 脱氧核糖+碱基(A.T.G.C) 磷酸(P)+ 核糖+碱基(A.T.G.U)

存在场所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主要功能 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核酸的种类及功能

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简称 DNA )和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的功能: 核酸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根据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液对细胞进行染色。

(2)水解时使用的是8%的盐酸,它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四、核酸的组成

(1)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组成成分中的五碳糖有两种:核糖、脱氧核糖

(2)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基团、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3)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

(4) 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五.实验:甲基绿+DNA=绿色 吡罗红+RNA=红色

8%盐酸的作用:①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

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实验步骤:①制片 ②水解 ③冲洗 ④染色 ⑤观察

结论: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少量DNA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原核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六、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组成DNA分子的核苷酸虽然只有4种,但是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或RNA)其中,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糖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元素组成( C,H.O),特点: 大多数糖H:O=2:1

2, 糖类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C6H12O6)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二糖

(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控中含量丰富 都能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甜菜中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的乳汁中含量丰富

多糖

(C6H10O5)n 淀粉 植物粮食作物的种子、变态根或茎等储藏器官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支持保护细胞

肝糖原

糖原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3、单糖、二糖、多糖是怎么区分的 ?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

二糖:由两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如麦芽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 , 蔗糖可 以水解为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 , 乳糖可以水解为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 展示 课本 P31 2-11 〉

多糖:由许多的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糖原,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P31)

4、脂质的比较:

分类 元素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质 脂肪 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2、保温

3、减少摩擦,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

(N、P)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P吸收

第五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

存在形式 含量 功能 联系

水 自由水 约95% 1、良好溶剂

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结合水 约4.5%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1.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

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 缺铁性贫血

学习高中生物的技巧

1、在认知的基础上理解

记忆是必不可少的,但记忆的东西太多肯定不容易都记得,所以要学会联想,或者是串联的思想,把生物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2、对抽象的微观的东西要有所想象

我们所知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是病毒,而那些微生物、病毒、细胞甚至是细胞分子式不能用肉眼观察到的,此时必须依靠识图来想象,构造属于自己的模型。

3、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分块整理

高中生物中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分裂等都属于重点和难点,那么你必须分块来进行巩固,在知识巩固的前提下再进行题目的练习。

4、限时训练

高中生物题量大,而且题目特别的长,很多同学平时能做好,但考试就来不及,所以平时一定要给自己定一个时间限时完成,加快速度。

生物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

二、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5.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四、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抗体清除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五、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生物必修一走进细胞知识点相关文章:

★ 最新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5篇

★ 高三高考生物必背的重点知识点整理2021

★ 2021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 高考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

★ 2021年初中生物重点知识点最新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模板

★ 高一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五篇

★ 2020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5篇

★ 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五篇

★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5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